12月2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起发布实施。据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介绍,与1988年制定的老标准相比,新标准参考了德国LFGB法规的相关规定,铅、铬、镍、镉等重金属迁移限量均与之一致。此外,我国还根据实际采样分析情况,对砷迁移限量指标也作出了规定。德国食品用不锈钢制品标准代表了欧盟水平。可以说,我国新标准比德国更严格。(《齐鲁晚报》12月22日)
“新标准比德国更严格”,是广大公众非常乐于看见的一句话。在当下,我们习惯于听说一些国标拒绝与国际接轨、容易被个别大企业或行业协会绑架的传闻。因此,见到“不锈钢餐具国标严于德国”的报道,至少有两层喜悦之意:其一,如果执行严格,我们购买的不锈钢材质的锅碗瓢盆还是比较安全踏实的;其二,不是所有的国标都拒绝与国际接轨,只要我们想接轨,还是能够完成接轨甚至是严于外国国标的。
国标,虽然只是一些数字标准,但是却往往关系到公众饮食安全与生活质量。而如果国标的定制方失去独立立场,难免会出现国标倒退的现象。乳制品标准、农兽药残留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转基因标准、食品包装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危险废物处理标准等所有国家标准,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标准若不严格,制度就会出现缺口,安全难免不会受到威胁。
最明显的例子当属乳制品国标。自去年6月1日起正式卫生部制定乳业新国标,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减少到2.8克;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个上升到了200万个。自新国标诞生起,争论不曾停止。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还称我国乳品新国标为“全世界最低”。虽然这样的牛奶不至于“不能喝”,但是因为国标的退步,消费者必须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花费同样的成本换来的却是营养更少、品质更劣的牛奶。无疑,消费者的利益在乳制品国标的退步中受到了侵害。
其实,国家标准能否与国际接轨,并非没有硬性要求。200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对于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原则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努力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国家标准国际化"的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然而,近些年来的国标发展境况却一直与此相悖――标准进一步地区化。
“不锈钢餐具国标严于德国”的事实足以说明,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国标并非我国相关部门在能力和技术上存在不足,而是态度未端正。只要国标制定者俯下身子倾听民意,只要加强权力监督、竭力规避寻租的可能,在立场上保持独立,并且在技术与学术上力求专业,还是可以制定出让公众放心国家标准的。
不单单是我们熟悉的那几个国标,对于所有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都应该像“不锈钢餐具国标严于德国”那样认真制定。只有如此,国家标准的公信力才能维持。再辅之以较强的执行力,实现公众生活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就不会成为传说 网站:http://www.kaidike.cn